“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赵丽蓉在小品《打工奇遇》中辛辣讽刺过的现象,正活生生在现实中上演。
京城农产品市场当下悄然刮起一股“宫廷”风:小米、大枣、鸡蛋、瓜果梨桃……越来越多土特产脱下原先土得掉渣的包装,钻进精美的礼盒,打上“贡品”“御膳”“皇家”等标签,摇身一变成了“王谢堂前燕”,价钱也水涨船高。而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皇家血脉?又有多少是自封的?
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农产品展销会上,记者就发现了不少打着“宫廷”旗号的京郊特产。然而一追问,十家中有九家说不出确凿的史料记载;包装上印着的用以佐证皇家身份的传说也是漏洞百出,细问原来是自己编的。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大型农贸市场,调查的结果如出一辙。
编故事蒙人
市农业绿色食品办公室,眼下正在牵头做一次全市性的大调查,搜寻整个北京地区具有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宫廷贡品,正是调查的对象之一。
农业及文史方面的专家,正在对从10余区县筛选来的近百种农产品进行考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目前的调查来看,北京地区真正有确凿历史文献记载的贡品其实凤毛麟角,大都是市民耳熟能详的,比如:北京鸭、北京油鸡、尜尜枣、京白梨等。该负责人表示,随着调查的深入,可能还会陆续发现一些不太知名的贡品,但总量肯定不会太多,不然就称不上是优中选精的贡品了。
记者将从市场上随机挑出的三种带有“宫廷”“御膳”等字样的产品,拿给专家辨别,结果无一例外,全部被拒于“宫门”之外。
其中,一种自称“宫廷贡米”的黑小米,包装上煞有介事地讲了这么一段故事: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天偕文武大臣到京郊巡视龙脉,不觉已是正午,乾隆腹中空荡,饥饿难当,碍于山中偏僻,无处饮食,只得拔足前行。忽见农家小院种着青黑色的谷子,万分欣喜,于是点名要吃。原先名不见经传的黑谷子,打这儿起就成了御用贡品,流传至今。
专家解释说,这样的传说漏洞百出。例如,堂堂一国之君出行没备午饭,要饿着肚子跋山涉水到村里找吃的。单凭这一点,就要给它的真伪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记者以此咨询这一产品的销售人员,她也说不出个原委来。几经追问,她干脆回答,故事都是编的。
编故事的不仅这一家。另一件“宫廷栗子小窝头”礼盒,这样介绍自己的“身世”:清末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逃往西安,一路颠簸,又累又饿,随行太监忙去住家找来窝头给主子充饥云云。说得活灵活现,就是只字没提自家产品的原料、做法等到底与宫廷有何关系,光靠故事的热闹蒙住消费者。
辨真伪莫看名气
编故事伪造身世,只是手段之一。农产品专家提醒市民,经过调查,还有不少产品依傍同类商品的名气,瞒天过海,因此在选购时要格外擦亮眼睛。
以专家列举的近来名气大增的“沁州黄”小米为例,走进粮油批发市场,各式各样的“沁州黄”小米层出不穷。有外埠运来的,也有本地加工的,其中就有不少在包装上打出类似“御膳”等字样。
记者采访了十几位前来购买的消费者,在他们的脑海里,大名鼎鼎的“沁州黄”已然和宫廷划等号了。
然而,查阅古时沁州相关县志,清康熙、乾隆、光绪三个时期的《沁州志》物产篇中均没有对“沁州黄”小米的记载。
农业专家告诉记者,说起“沁州黄”,人们常提这样一段典故:清朝大臣吴阁老,听说家乡出了一种小米,名为“爬山糙”,就想亲口品尝以做证实。经其品尝,果见名不虚传,就把“爬山糙”的名字改为“沁州黄”,并带回皇宫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品尝之后亦赞不绝口。从此,“沁州黄”声名大振,几乎年年作为贡品,供给当时的朝廷享用。
其实,如今“沁州黄”名震全国,是当地农业技术工作者精心培育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将当地的“爬山糙”小米,提纯复壮育出“沁州黄”,这才有了后来“全国最佳小米”的荣誉。
因此,辨别农产品是否有着宫廷渊源,听故事、看名气都是靠不住的。
建立名录助辨真伪
市农业绿色食品办公室在全市调查的同时,也在着手建立一份京郊特产的名录,将搜集到的、经专家评审通过的名优特产一一罗列,并公之于众。
该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这份名录记载的其中一项,就是各产品的历史传承。从中,消费者可以一目了然地追溯出它的历史渊源,到底有没有当作过贡品,更要一点不含糊地写清。
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农产品打“宫廷”招牌,无非是想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市场调查显示,同样重量的贡米相比普通米,价格平均要高出30%。这样一来,冒牌贡品虽然质量没问题,但也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消费者,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
对于消费者,专家也告诫说,不要过于迷信“宫廷”等宣传语。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很多产品质量足以比肩,甚至大大超越了过去的贡品,消费时还应更加理性地去选择。
相关链接:北京旅游
——"宫廷"土特产九成系自封,北京将建立名录助辨真伪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