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十月金秋,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翠的红树林随波荡漾,鹭鸟展翅其间,不远处的沼泽波光点点、草芽绿嫩,生机盎然。这是海南岛常见的景,也是海南岛独有的景。
青山和绿水,蓝天和白云,正在为海南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注入越来越多的“生态自信”和“生态能量”。
阳光、沙滩、浪涌澄澈、海风习习。虽然远在南海之滨,数十年来,海南吸引着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一批批游客。日臻成熟的旅游业带动了岛内经济繁荣,更使这片椰风南国意识到“生态”这项核心竞争力。
海南岛拥有1823公里的海岸带,管辖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日前,中新社记者跟随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的“2015海疆万里行”采访活动来到海南,探寻中国海岛旅游的生态发展之路。
三亚是一个没有工业的旅游城市,但多年发展也使这座“海岛天堂”必须解决海水污染、珊瑚礁破坏等问题。“三亚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难题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农业污染、过度捕捞以及盗采盗挖等”,三亚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主任傅捷对记者说。此外,大型海洋工程建设,如亚龙湾基地、榆林湾基地的建设,也对于三亚珊瑚礁等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
根据国家海洋局2006年至2010年全国近岸海域生态监控区监测结果,2010年监测到海南的活造礁珊瑚覆盖率在海南岛东南部平均只有11.60%,比2006年的监测数据大幅下降,降幅分别达到48%和83%。三亚珊瑚礁的状况尤为堪忧。曾经,珊瑚礁受损面积高达80%。
早在1990年,三亚已经启动珊瑚礁资源的保护工作。当年9月,中国首个国家级海洋生态类型的珊瑚礁保护区——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保护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1995年,保护区分别在鹿回头、大东海和亚龙湾试点珊瑚人工繁殖,即将从海底截肢的珊瑚采集到陆上培养,或直接移植在人工礁上,然后向适合珊瑚生长的海底沉入人工礁珊瑚。
经实验移植的珊瑚苗成活率达到70%左右,正常情况下,珊瑚苗植入海底两到三年后,基本可以成株,据介绍,目前在保护区海域有造礁珊瑚110余种、浮游植物131种、浮游动物80种、鱼类296种,以及玳瑁、绿海龟和中华鲎等濒危物种。海南旅游,大连到海南旅游。
——海南注入越来越多的生态自信和生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