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旅游——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在距今2000年的汉代就已经有人栖息生活——这是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九寨沟县文管所新发现的阿梢垴遗址“讲述”的秘密。“阿梢垴遗址的发现,第一次证明了2000年前在九寨沟已经出现了定居的农业民族。”曾经主持遗址试掘的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李永宪说,或许,九寨沟的人类历史还可能追溯到距今4000年以远。
日前,九寨沟境内年代最早、面积达13.5万平方米的阿梢垴遗址,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被国家文物局选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两间房屋,何人居住在九寨沟?
已被废弃的荷叶村尖盘寨,坐落在九寨沟的高山上。2008年初,九寨沟县文管所三普工作队来到村寨南侧的一处多级台地,发现这里隐藏着一处遗址。同年5月,阿坝州文管所会同四川大学考古系、九寨沟县文化体育局、九寨沟景区管理局科研处联合组成考古调查队,再次对遗址进行调查。
遗址是在一处阶梯状的台地上。台地原为斜坡,后经山体滑坡及人类多次改造而成阶梯状。因为早已退耕还草,台地上长年生长着野草及荆棘。走近阶地的各断崖,能看到多处房屋墙体、灰坑、踏面、灰烬层及文化堆积等遗迹。“这是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古代聚落遗址。”考古调查队员一致认为。
经报请省文物局同意,考古调查队对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随着土层逐渐揭开,一座房屋建筑遗存在第四层地层中出现。能看出是一组泥墙建筑,坐北朝南,还残存着北墙、西墙、东墙和房屋内隔墙,南墙却因为山坡改梯被毁。“从规模上判断,很可能代表着一家人。”李永宪说。
房屋遗址一部分已经垮塌,建筑的残留长东西有5.3米,南北有3米。如果复原,东西长约17米,南北宽不小于5米,“可算是一座大屋子”。在距离地表深约5米的地方,考古调查队还发现残留约1.3米高的房屋墙体,全部是用泥土夯筑而成。不过,有用石块修补的痕迹。
“当时的人修建房屋是很用心的。”李永宪告诉记者,外墙用木板夯印,内侧却用涂泥处理后,再用火烘烤。室内的地面,用灰白色泥灰材料涂抹了一层。
屋内布局因中部隔墙而分为两个相连的隔间。考古调查队在西隔间的地面上,发现分布有2行3列共6块平板状岩石,相互间距约80厘米,他们推测很可能是柱础。在仅揭露出小部分的东隔间,他们看到残存的北墙全是以当地出产的块状岩块石砌垒而成,并以泥浆黏合。
那么,是什么人居住在这里呢?通过对出土遗迹、器物与周边陕甘地区、岷江上游地区及川西平原地区的比较分析,结合碳14测定并经树轮年代较对,基本能确定该遗址的年代为汉代早期。有研究者根据古文献资料的相关记载,以及遗址周边地区的民族学调查资料,推测阿梢垴遗址是汉代时期居住于此地的氐人聚居遗址。
但在李永宪看来,用“定居的农业民族”这一说法或许要确切一些。他说,从房屋遗址能看出,建筑方法与现在当地的修建方法很不同。同时在屋内,又发现了铁器等农具,反映出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并且,盐和铁在当时是由政府垄断的,由此可见此处是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下,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
一片彩陶,西北文化传播到此?
试掘中,考古调查队从阿梢垴遗址出土了铁器、铜器、石器、骨质装饰品、陶片,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等重要文物,为解析阿梢垴遗址,提供了初步的破解“密码”。
出土文物中,100多块陶片吸引了考古调查队员的目光。这些陶片,主要出土于遗址第5-8文化层和房屋遗迹内。从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器物类型判断,陶片至少包括汉代和南北朝两个不同时期。如果仅就数量而言,绝大部分属于汉代。
“初步分析显示,当地陶器的制作方法十分独特。”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说,从多件陶片的绳纹装饰上可判断使用了快轮修整和慢轮拍打的方法,但同时不少陶片内壁可看出手指的压印,多数陶片表面及内壁有草刷留下的杂乱划痕。“这反映出,当时在制造技术上‘进步’和‘原始’是共生共存的,应该是‘汉系’和‘土著’技术相杂的表现。”
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一件彩陶片。似乎是瓶类的口沿部位,黄褐色器物表面装饰的黑彩纹。尽管纹样不是很清晰,但是看过的研究者都认为具有马家窑文化彩陶的风格。
——九寨沟旅游的秘密,阿梢垴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