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庄河海岛游——海王九岛大王家岛
大连海岛旅游网 2014-10-01 阅读次
十一庄河海岛游——海王九岛大王家岛
在黄海北部、长山列岛东北端,有一处名为海王九岛的风景旅游区。9月16日13点,记者在庄河港登上了开往景区最大岛大王家岛的“金奥”号客轮。
船行不到半小时,海上开始出现一座座岛礁,有的像大元宝、有的像井蛙、有的像羊羔唤母,还有的像云南的阿诗玛、桂林的象鼻山……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你很难想象,一座北方海岛,竟然如此生态灵动:海中水透澈,空中白鹭飞,岛上花树映……
在陆域面积7.2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80平方公里的岛上,一丛丛绿林、一条条小道,铺展开了一幅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面。难怪1988年4月,中国建筑科学院原院长、著名风景名胜研究专家汪之力先生到这里考察时称赞:这里的风景就其本身价值及其海岛特色而言,在国际国内是第一流的。
“海上盆景” 风光一度不在
39岁的王家镇副镇长孙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大王家岛人。他对大王家岛不仅心怀一份感情,更有一份责任。
孙健说,从他记事起,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大王家岛还是一个男人出海捕捞,女人专心照顾家,犹如海上世外桃源般宁静古朴的小岛。岛上风光旖旎,境内鸥帆比翼,水清沙洁,林带如屏,海滨地貌和海岸景观随处可见。“整个岛的生态非常好,非常原始。”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切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渔民转产,渔业养殖代替了捕捞。原先宽阔的海面,被浮筏占满;平缓的滩涂,建起了一座座养殖用房。久而久之,岛上的经济虽说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受不合理的用海方式影响,大王家岛体及周边海域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破坏。“你们刚来,觉得大王家岛还可以,但是在我心中,已不是我小时候印象中的那个境况了!”孙健为此曾很痛心。
这座曾享有“黄海骄子”“海上盆景”“人间仙境”等美誉的岛,如果再不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保护和建设,昔日那个令岛民骄傲的岛屿未来会怎样?大王家岛何去何从?
生态修复 根本是惠民
2012年,在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王家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为王家镇党委、镇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岛”,打造国际生态型旅游岛注入了新鲜血液。
孙健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他们在生态环保方面走了很多弯路、错路,当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想去修复保护时,却苦于镇里财力有限,只能望洋兴叹。“如今有了国家资金支持,对海岛生态修复起了很大作用。”在大王家岛采访,7000余王家镇人心目中,最能反映海岛巨大变化的,无疑就是今年旺季上岛游客的暴增。
不要说十年前,就是在去年,大王家岛也还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岛。特别是每年旅游旺季时,岛民既高兴又尴尬,高兴的是“有朋自远方来”,尴尬的是淡水供岛民用都显紧张,又怎能满足游客?资源的匮乏,阻碍着王家镇打造生态型旅游岛的步伐。
岛上原有两座蓄水方塘,容量最大的在2万立方米左右。由于岛上淡水资源比较紧张,基本靠天吃饭,一旦长时间不下雨,淡水就供应不上,岛上就要限时限量,定点供水。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大王家岛生态整治修复示范工程,不做表面文章,要做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2012年11月,大王家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批后,项目办主任、庄河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科科长王炜反复上岛,与王家镇党委、政府多次沟通,确定了一批岛上急需的惠民项目,其中,就包括再建一座方塘。
方塘的选址事关水质和水源。为了选好位置,王炜带着专家、施工人员,多次会同王家镇政府领导,并广泛走访当地百姓,最终将方塘选在了林瞳村山脚下三面环山的一块荒地上。这里远离海,水质好。方塘周边的一个隔离沟,还能将污水彻底隔离。
去年底,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林瞳村宋屯李大姐说:“水不像以前那么紧缺了”。
尤其在今年旅游旺季时,岛上每天要用水上百吨。孙健说:“如果今年没有这座方塘,旅游根本干不了。游客上来,没有水怎么行?”方塘真正给岛上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好处。
在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岛管理处副处长卢芳野看来,这是一项惠民工程。“在大王家岛生态修复整治示范一期工程中,方塘让岛上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加上去年底完工的排水沟、防潮闸工程等也都是不折不扣的惠民工程。”
岛民林子英说,她家门前民旺街上泥水沟到水泥沟的变化让她最满意。原先都是泥泥洼洼的污水沟,海岛生态修复整治示范工程开始后,她眼见着过去的泥洼臭水沟成了清一色的水泥沟,还加装上了一个个精美镂空盖板。“大变样了,特别漂亮。”
天然去雕饰 开辟“生态走廊”
在海岛上享受原生态、大自然的野趣,这不是痴人说梦,恰是现在王家镇人的生活写照。
行走在大王家岛上,已经过了旅游的旺季。在南海浴场、海王顶,在岛上其他一些地方,沿途看到的是三三两两的居民,或散步、或聊天、或在腌制晾晒鲅鱼,偶有前来岛上垂钓的游客,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但凡到大王家岛的人,无不对这里“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景观赞不绝口。这里岸线蜿蜒曲折,或行或坐,随意选取一个角度,美景便扑面而来。
“大王家岛生态修复整治最大的特点是原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融。”无论从岛的文化底蕴、宗教风俗上,还是从名山大川上,大王家岛都不足以与别的海岛媲美,所以,在孙健看来,只能走生态这条路。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好的。”岛上建设实行“去人工化”,避免大拆大建,原有的树林、湿地,都最大限度地保留,绿地植被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即使是必不可少的人造景观,也力求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岛上矗立了一座近80年的灯塔,王家镇人在进行生态修复整治时,把灯塔与周边环境巧妙组合。
“灯塔南侧明年就会建起一条环岛木栈道,准备建成灯塔生态公园,便于游客观海亲海。”孙健说,灯塔留住了这座海岛最为鲜活的“历史记忆”,今年这个项目的主体工程就要完工了,明年游客再登大王家岛,就又多了一处亲海胜地。
海王顶,海拔108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顺着一阶阶木栈道,边走边欣赏着随处可得的景观。栈道两边绿树成林,远处海天一色。站在最高点,俯瞰整个海王九岛,美景尽收眼底。
随行的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岛管理处副处长卢芳野介绍说,岛上即将在山沟两侧建一处露营地,在岩石边建一处500平方米的钓鱼平台,建一个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固体废物垃圾处理厂,还要对湿地进行修复,这些工程项目都将在今年底前完成。
统筹设计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大王家岛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变化。渔业养殖取代了远洋捕捞。直到2005年前,养殖产业一直都是岛上的主要经济支柱。
但是,越来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了王家镇人面前。“再这样顺着这条道走下去,大王家岛就没有希望了!”这绝非危言耸听。
必须要进行产业转换,否则,保护生态就是空谈。
如果生态不恢复,环境没有整治好,旅游又从何谈起?
2005年,王家镇党委、镇政府确定了生态立岛、建设国际生态型旅游岛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岛上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基础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的兴建,带动了岛上人气、商气的上升。
今年5月~9月,正值旅游旺季,有超过12万名游客上岛旅游。如今的大王家岛,出现了岛上人不想出、岛外人争着进的喜人现象。
在大王家岛上,现代化的文化宫、海边度假别墅等设施拔地而起。伴随着国家海洋局海岛生态整治修复工程,古老海岛焕发青春与活力。
不仅如此,海岛生态整治修复,还催生了岛上土地价值的飙升。
“近两年,岛上地价涨了近3倍。”孙健说,原先七八十平方米的民房,价值十万八万元,现在得30万元左右。“岛上环境改善了,房子就升值了,老百姓自然就受益了。”
现在的大王家岛,远近闻名。渔家乐、度假村,形成了流金淌银的“新商圈”。
“我们将海岛生态修复整治示范工程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就是要引导老百姓进行产业转换。从长远来讲,这本身就是对岛上生态的保护。”孙健说。
其实,早在2005年提出产业转换思路之初,王家镇人就没有停留在就生态论生态的层面,而是从生态延伸到了更为长远的旅游商业及投资环境层面。建设国际生态型旅游岛,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样,从一开始就进行了精心设计。
大王家岛生态修复综合整治开发,实现了海岛发展从“货币财富”到“大地财富”的战略转型,为大王家岛搭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生态平台”。
“谁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谁就能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哪个海岛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地吸引各方关注,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对此,王家镇有着清晰的认识。
“明年二期建成后,你再到海王九岛来看,用翻天覆地这个词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我相信,真的可以说改头换面了。”说到此,孙健显得有些激动。
——十一庄河海岛游——海王九岛大王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