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石滩海灯节,看传统文化的回归
大连海岛旅游网
   第一次看放渔灯,是在2012年的长海县。那时对于这种渔民习俗还是没有概念的,但因为自己的骨子里是比较念旧,也喜欢这种有一定地方色彩的风俗活动,于是受到朋友的相邀后欣然前往。
  放海灯的时间是固定的,但地点却不是,天色刚刚落黑,就看到拿着海灯,鞭炮,香火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海边,随后鞭炮齐鸣,烟火缭绕。更壮观的是海面,千百盏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灯船闪着灯光,密密扎扎飘向远处......这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活动对于渔民的重要性。
   只是畏惧于那远离陆地的舟车劳顿,多少年来没能再去,好在这次在金石滩再次体验到了那种浓浓的民俗。
金石滩海灯节
   正月十三放渔灯的历史,据说是超过百年,究竟有多悠久,年龄再大的渔民也只是说,从他们的老辈开始就有了。在过去,以打渔为营生的渔民,往往是两代同船,甚至三代同船,所以,一条船决定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运势,也因此,正月十三的拜海神娘娘也成为了头等大事,放海灯也被作为最隆重的仪式。
   最早的海灯,做法比较简易,用三对玉米秸捆绑好,然后扎成箭头状的三角形小船,利用玉米秸的浮力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再在小船上点上一根蜡烛,因为冬天风大,为了不让蜡烛被风吹灭,又在蜡烛的外围用红纸糊上一圈防风罩。在正月十三那天,全家人来到海边,摆上贡品,烧香燃纸,跪拜祈福,最后在鞭炮和礼花的轰鸣中把海灯放入海里,借着海风潮流的自然动力就飘向海里....过去,对于放渔灯的环节都是很严谨的,包括贡品也很讲究,“猪头、霍林鱼、公鸡、水果”等,这些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都是顶级食材,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在渔民心中的位置。
    时代发展,制作海灯的材料也丰富了许多,工艺标准也大幅度的提升,海灯船越做越漂亮,越做越大,把蜡烛换成灯泡;海灯船的样式,也由渔船模型,发展为龙舟,军舰,甚至大航母。
   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世界文化得到了融入,但在一些领域中,过于“洋化”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尤其是一些西方的文化,在国内竟然发展到为一种主流与时尚。
   众所周知,我们有一个比较奇葩的近邻,对中华文化从一开始的窥伺以及发展到明抢豪夺,也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对于自己传统的文化的漠视淡然,不成体系。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种说发,“唐宋代文化在日本,明代文化在韩国”;此话虽说听着刺耳,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日本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上的确值得称道,在引进新思想新文化的同时,更注重自己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日本这样一个弹丸之地,日本官方统计的数据,各种有影响力的民间节庆活动竟然有近百个。
   国内当前的一些节庆活动,细究其历史渊源,也都起源于民间,也都与当地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联。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各界普遍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环境的构建,传统文化一时间处于游离与松散状态,再加上外来文化的侵入,所以,很多沿袭了几百年的非物质遗产一点点的被简化,淡化,甚至遗失。
   历史上的大连,是一个以打渔为主的渔村,在渔耕劳作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厚重的渔文化。近年来,经过不断挖掘,相继衍生出了与“马祖节”、“开渔节”、渔民节”等与渔生产、渔文化有关联的节庆活动,这些节庆的举办,不仅产生了广泛的市场经济效应,更卓有成效对传统文化能进行积累与传承。
   大海养育着这座城,大连金石滩举办的首届海灯节,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这种自带流量,自带热度的活动,只要稍加组织、精心策划,就能成为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金石滩海灯节的举办意义:
第一:首次将放海灯这种局域性、草根性的民俗正式转正为一种公众性、组织性的节庆活动。
第二:在政府性单位的牵头下,打造成为一项有意义、有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
第三:通过活动自身的仪式感,产生出的感召性、娱乐性、以及民众参与性,能有效带动旅游经济。
第四:海灯节活动的举办,其深层的意义在于,是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是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是对民族情感的一种凝聚与传递。
首届金石滩海灯节,从活动流程到仪式都表现的可圈可点,在《家园》《祈福》《起航》三个篇章中,以“舞龙”、“皮影戏”、“变脸”、“快板”、等这些传统艺术表演,借助“文化加科技”的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舞美效果,让台下观众看的如醉如痴。虽说当晚天气寒冷,近万名的到场群众在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全程陪同,热情相伴!
以下图片是首届金石滩海灯节的现场图片: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金石滩海灯节

 
从金石滩海灯节,看传统文化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