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川博“八大活动”好戏连台
大连海岛旅游网 2019-06-02 阅读次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川博“八大活动”好戏连台
文创大赛、专家鉴宝、文物征集、大咖讲座、音乐鉴赏会、古琴及书画展、流动展览进校园、书画修复展示……每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全球文博机构的盛日。四川博物院从5月16日起围绕“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年度主题,连续3天精彩不断地奉上公益文化大餐,与公众共同庆祝国际博物馆日。古琴发新声,一起逛川博
100张线上预约门票瞬间被秒杀、候补选手排队到500名开外,这不是明星演唱会的应援现场,而是川博“琴•心”古琴音乐鉴赏会的抢票盛况。5月16日晚,开场一曲小朋友们带来的《阳关三叠》在扣人心弦的朗诵和余音袅袅的琴音中勾勒出了送别场景,令听者为之动容。青年演奏家们以古琴、排鼓、碰铃、笙、木鱼等乐器合奏的《神人畅》,还原了尧舜祭祀神灵的乐章。当晚的压轴曲目是川音民乐系教授、中国琴会副会长、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曾成伟演奏的古琴名曲《流水》,不仅令观众想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还在脑海中勾勒出诸葛亮从容不迫、气定神闲的模样。近500名参与观众中,不仅有来自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的留学生,有从事蜀绣11年的非遗传承人,有热衷穿汉服传播传统文化的小姐姐,还有从事编剧、财务、出版、策展、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女性。他们在初夏之夜,走进四川博物院,感受悠悠琴声带来的身心宁静。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琴•心”四川博物院藏古琴展正式开幕,面向公众展出19床古琴,其中不乏镇馆之宝,如唐代神农式古琴“石涧敲冰”曾为元中书令耶律楚材收藏,是观众绝对不可错过的一床古琴。耶律楚材最好古琴,不仅善弹《广陵散》,自称有“琴癖”,还爱收藏名琴,家中遗产“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居于北京西郊别墅玉泉山庄,故在他珍藏的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涧敲冰”,则喻其可发金石之声。
同时,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古琴的历史和文化,5月18日下午川博在学术报告厅为公众奉上一场由古琴研究专家唐中六主讲的《川派古琴艺术的前世今生》讲座,有200位观众通过川博官方报名通道提前预约了讲座。
此场讲座没有采取传统现场播放PPT的方式,而是由唐中六先生完全口述,娓娓道来。同时,还邀请到四川音乐学院戴茹教授现场配合演奏相关曲目,在场的听众不仅获取了川派琴史的相关知识,更得以近距离欣赏到古琴经典曲目,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古琴的艺术魅力。
作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重要环节,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指导,四川博物院主办的“传统的未来”——第六届“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大赛启动仪式在川博举行。来自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代表、文创专家、产业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这场为省内青年设计师、大学生举办的文创盛会,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与创业的文化创意平台。希望通过创意大赛的形式,鼓励、推动四川大学生及优秀青年设计师的创新意识,创造各种优秀的设计创意作品,为传承巴蜀文明、促进文旅融合,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本届赛事将以“川博精选馆藏文物、文旅融合创新文创设计、文创设计扶贫”三大主题面向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高校在校师生、青年设计师征集作品。通过创意大赛的形式,用文创带动发展,让文物活起来;以文创设计参与精准扶贫,参与贫困地区地方特色产品开发,不仅能帮助当地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也能显现出设计和文化塑造的独特魅力。本届大赛将设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8名及网络人气奖等诸多奖项。在赛事结束后,大赛组委会还将持续为参赛文创企业、项目团队及创始人提供创业指导、融资对接、专业培训、展览展示、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免费服务,力求培育优秀文创项目、扶持创新创业人才,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创造学习的机会、搭建交流的平台。
文物征集、专家鉴宝、探秘书画修复……观众大呼过瘾
5月18日一大早,文物专家鉴宝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社会生活变迁物证征集活动,在四川博物院北大门公众区域火热开展。
四位专家免费鉴宝活动八点半开始就陆续迎来持藏品等待专家鉴定的藏家。参与鉴宝的公众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家“宝贝”走进博物馆,请专家们给“掌眼”,书画类、玉器类、陶瓷类出现最为频繁,鉴宝活动持续到中午,四位鉴宝专家共接待上百名持宝鉴定者。
征集组共接待了十多批次捐赠者,合计征集捐赠70余件。其中不乏一些特别有价值的历史见证物,如民国时期的各种包装盒;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竹油灯、马灯;七八十年代生产的凤凰牌相机、录音机以及一批客家文化、农耕文化的实物等。参与文物征集的公众热情超过预期,上午现场接待点活动结束后,下午仍有源源不断的捐赠者持藏品寻到典藏部要求捐赠,征集组为满足公众需求,专门延长了征集时间。
平日里从不开门见客的文保中心二楼书画装裱室,也迎来了近百名观众。他们在这里近距离体验、观看书画文物修复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领略中国传统书画修复技艺。修复师们不仅现场展示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同时还讲解纸质文物的日常保护,并回答观众的提问。一位母亲当天上午还专门带着喜欢书画的女儿走进了修复室观看修复过程。
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川博除了在馆内开展的丰富多彩活动,川博的馆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2019年正值张大千诞辰120周年,“大千艺象——张大千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内江市大千艺术馆开幕。本次大展从5月17日持续到5月19日,现场展出张大千书画作品60件套和文献资料40余件,其中四川博物院馆藏张大千双雀图轴、临初唐女供养人像图轴等38件精品文物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参加纪念活动。
5月17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共同举办“中国古代体育文物进校园”活动。此次展览展出30余件体育题材经典文物,通过史前体育、射艺与射礼、御术与马术、武艺与武术、球类运动、棋类运动、休闲体育等单元展示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投壶、木射、捶丸、射箭、蹴鞠、击壤等古代体育项目互动体验,皮影艺术家带来的流动皮影表演,青年书画家挥毫送笔墨,都将现场活动推向了高潮。
此次流动博物馆送展进校园的活动凭借丰富的展出内容,多样的展出方式,精彩的体验项目让5000余名在校学生流连忘返。
除了线下活动,川博陆续推出了“全球博物馆周”“文物有戏(广播剧)”“文物消防安全互动”等线上主题宣传活动。博物馆不再是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当今的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交互性,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四川博物院作为文化中枢机构,将创意与知识相结合,邀请观众共同参与、分享和互动,感受“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四川博物院为大家带来的文化盛宴。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了8000余名观众走进四川博物院体验参观。5·18活动宣传期间,川博新闻报道达50余条,其中包括央视“东方时空”(四川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唯一上榜单位)、中国文物报、中国文化报、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四川电视台《四川观察》、华西《封面直播》(1小时超过60万的阅读量)、四川广播电台新闻现场、四川发布、成都发布等多家主流媒体,“古琴发新声,一起逛川博”宣传视频播放量近百万。
(内容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川博“八大活动”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