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帆海无界—獐子岛之行

      对獐子岛最初的了解来源于老大的一个朋友,对行政职务一贯混乱的我至今没闹明白他在獐子岛的职务,但是记住了那是一个海天一色的美丽小岛。接着知道了獐子岛是一个上市公司,盛产海参、鲍鱼、扇贝、海螺……口水啊!本来“小岛”两个字就足够刺激我的神经了,现在又刺激了我的味蕾。于是决定,带小--我的宝贝女儿,携老--我的宝贝老妈,十一奔赴獐子岛。我给老大的朋友发短信说:去獐子岛最想做几件事,看海、玩沙子、吃海鲜、睡觉。他简简单单回我:没问题。我开始期待,那个在我想象中颇似马尔代夫一样的地方,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还有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海风。可以赤足走在沙滩上,弯腰就可以拾到美丽的贝壳。想到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


 

      十月三日,我们一行三人的娘子军队伍出发了,棒棒对坐飞机永远都充满了热情,这让我带她出行少了一些的担忧,十点十分飞机准时起飞,十一点半到达大连。大连下着蒙蒙小雨,却不觉得阴冷。和另外几个朋友在大连汇合,午饭后,利用等车的时间,我们到广场喂鸽子,棒棒兴奋地喂掉了四五袋鸽食。看着女儿在广场上高兴得玩着,老妈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棒棒,和同行的人兴奋地聊着什么,我的心里满是安逸。这是我渴望的一种生活状态,可以在喧嚣中有时间静静的陪着家人,看着他们幸福快乐的样子。接着是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皮口港,乘坐獐子岛3号,两个小时后到达獐子岛。夜幕已经降临了,从船上下来,脚底下象踩了棉花。灯光笼罩下的小小渔港,一排排排列有序的渔船,远远近近的橙色灯火,零零星星的小星星,点缀在黑暗广漠的海面上天空中。深深吸一口气,空气里弥散着一点点咸腥的味道。宁静、美丽、温暖。

      吃海鲜是从达到的当晚开始的,一进餐厅大家就兴奋起来,白灼海参、白灼海螺、白灼鲍鱼、左口鱼刺身、蒜蓉粉丝蒸扇贝、海胆蒸蛋、红烧黑鱼、白灼皮皮虾、白灼虾怪,看着这些名字都还熟悉,但看到那些个头就很惊人了,基本上一个鲍鱼入肚就已经饱了。虾怪没听过吧?就是寄居蟹,大个的寄居蟹,除了脑袋和钳子是硬的,身子是软软的。吃的时候要从后面把屁股揪掉,然后用力嘬就可以了,听着有点那个啊,但确实美味,鲜、香!第一顿海鲜就把我们顶住了,撑得够呛。

      住的地方真的很一般,没有我想象中柔软舒适洁白的大床,和女儿挤在一张小单人床上,睡到半夜女儿突然爬起来说:“妈妈,湿了,换一张床。”啊!这个臭小子尿床了。早上是在老妈的大声喊叫中醒来的,我隐隐听着她喊“快拿个家伙来”,冲到门口打开房门,却不见她的影子,循声找去看见她和同行的另一个阿姨正在公用洗漱间洗着一摊透明的东西,难道是海蜇?老妈和那个阿姨告诉我,海蜇是在海边捡的,同时居然还捡回一只小螃蟹,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棒棒也醒了,大声叫着姥姥。站在老妈房间的窗户前,第一次看到了阳光下的獐子岛。海水刚刚退潮,可以看到海水退去的痕迹,没有白白的沙滩,海边更多的是石砾,零散有人在海边捡着海货。远处,海篮篮的,天蓝蓝的,在一片蔚蓝中,整齐排列着养殖区域的浮漂,各种渔船穿梭其中,阳光照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偶尔有海鸥掠过海面,女儿兴奋的指着海鸥大叫“海鸥海鸥,妈妈你看见了吗?”

      我们的日程安排是,上午参观海参养殖场、鲍鱼养殖厂,然后赶海。下午去海钓,现场采捕。车在小岛的路上行进,我们一路在惊呼,小岛整洁而干净,设施齐全,学校、医院、商店、风力发电站、海水淡化厂,在小岛中行进大海总伴在你身侧。在海参养殖场,第一次看到小海参,象小毛毛虫一样,密密麻麻的趴在一种像纱窗一样的网子上,再长大一些它们就要被放归大海,再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长成我们吃的那种大海参。小鲍鱼长得像小蜗牛一样,只要它们一旦吸附住就很难把他们拿起来了。在养殖场它们吃的是海藻,所以是绿色的贝壳,等他们长大一些也要被放回大海了,在自然的环境中长大,所以成年的鲍鱼壳上会看到两种颜色,靠近中心部位的是绿色,外围就是自然的棕色了。这片海域之所以会成为这些海洋动物天然的养殖场,是因为这里位于北纬39度,海水深且冷,适合这些海洋动物的生存。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大致是讲作者小时候在老家的河边,捉螃蟹捉虾,然后拿回家美美的餐一顿,每每想到这篇文章,就流着口水心生羡慕。赶海在我的记忆中无非是捡一些小贝壳什么的,但在獐子岛这一印象彻底颠覆了。我们到达赶海的地方没有沙滩,全都是大大小小长满了海蛎子的岩石,随便搬开一块石头,就看到四处逃窜的螃蟹,还有胆小的寄居蟹。毫无经验没带工具的我们只能下手了,一共不到十个人把那个小小的海岸搞得人声鼎沸。一会儿听到有人在尖叫,不用问一定是被螃蟹夹了手;一会儿又听到有人在高喊“快来快来”,一定是发现了大螃蟹。还有满石头上长的海蛎子,就是所谓的生蚝了,敲下来一个就可以放到嘴里吃掉,代价是手指上被划了长长的口子。棒棒可兴奋了,自己抓住小螃蟹拿到我面前,说“妈妈,你看我多勇敢,小螃蟹不咬我。”那么清澈的海水总让人有冲到海里的冲动,哪怕只是涮涮脚呢,呵呵。终于佳楠同志按耐不住,脱了鞋袜在海水中摆起了POSS。年轻就是好啊!大家的袋子里都满了,我们打道回府去烹饪佳肴,可一进餐厅我们就晕了,又是一大桌海鲜,还是那些东西不同的是换了做法,我们的战利品也只能是象征性的在桌上摆一摆,实在都吃不下了。

      下午,我们出海了,在岸边,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在近水边游弋的水母,大的小的,好多好多,一个大大的盖子无数的触须,一伸一缩的漂游。棒棒蹦跳着指着水母说“妈妈,妈妈你看,那是海蜇吗?”我们坐快艇出发,水母也一直在身边若隐若现的飘浮,在离海岸稍远的地方,一条渔船已经等候在那里,两名潜水的工作人员正在穿戴潜水服,是那种最原始的潜水服,黄色的胶皮衣服,带上大潜水镜,背着氧气罐,咕咚一声就跳入海中。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他们手中拎着装满了海产品的网袋浮上水面,哗啦啦倒在船舱里,这就是采捕了。在电视上见过一种场景吗?渔民出海的时候一网网上来很多的鱼倒了满满一船舱,鱼儿欢蹦乱跳,渔民脸上满溢笑容。就是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感觉了,渔船里装满了扇贝、海胆、海参、还有海星呢。渔民当时就刨开了海胆和扇贝,拿给我们吃,扇贝竟然是甜甜的,海胆也鲜美无比。最难以接受的是生吃海参,海参要先在船甲板上摔,把那个又大又软的家伙摔得缩成一个小球,然后取出内脏,海水洗洗就可以吃了,特筋道,基本上咬不动,还带着咸咸的海水味道。看过了采捕该我们亲自披挂上阵了--海钓。想到了那个洋酒广告,几个朋友坐在海岸边,把海杆打到远处,然后倒上一杯洋酒一边碰杯喝着,一边等着鱼儿上钩,酣畅而悠然。想象和现实的差距是:我们穿上一套迷彩服,坐在一条脏兮兮的破渔船里,在马达的“突突”声中渐离海岸。每个船工都有自己钓鱼的“窝子”,我们的船工帮我们拴好了钓竿,也到了钓鱼的地方。钓竿就是用一盘鱼线连着的一根铁丝围成的大的倒“V”型,中间拴着一个铁块,两边是鱼钩,把鱼饵拴到钓钩上扔到海中,鱼线被带着迅速下滑,等到鱼线不动了就证明到海底了,大约有20多米,然后用手轻轻提起鱼线让它保持绷紧,接着就要用手指来感觉了,鱼吃饵的时候鱼线会剧烈抖动起来,然后就要快速收线。听着简单吧?我们船上有四个人,老周、佳楠、赵叔叔和我。钓了一个下午,每个人都产生了一个记录。第一个钓上鱼来的人是老周,给了我们船一个开杆。一杆钓上来两条鱼的人是佳楠,其中一条居然是钩着眼睛上来的,你说这鱼瞎不瞎?赵叔叔钓上来了最小的一条鱼,收线的时候居然还美美地说上大鱼了。我呢,则是钓上来一只海星,真得很漂亮很漂亮的一个小海星。在我和众多人吹嘘的时候,终于有人按耐不住告诉我说“那是证明你钓鱼的方法不对,把鱼杆打到海底了”。哼,管他呢,反正是钓上了海星。我们的船工则在给我们钓鱼饵,一种叫海鲅鱼的小瞎鱼,那种小鱼成群结队的游过来,只需要把鱼钩扔到海中就能把他们钩上来,鱼游过来的时候船工会大喊“鱼来了”,然后放钩收钩,看着真容易,这种鱼在他们的市场买2块钱一斤,便宜吧。收杆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晚霞给大海罩上了一层浪漫的金红色,所有出海的渔船迎着夕阳慢慢返回港湾,养殖区的浮漂上休憩的海鸥和仙鹤孤独而悠闲,远处岸上的灯光渐渐亮起,渔船里是我们的收成,要回家了。回家,在这一刻变得那么充实而满足!我们钓上来的鱼变成了一道汤菜,面对那么大那么多的一桌子海鲜,我们已经连喝汤的肚子都没有了。吃过晚饭,我们往酒店溜达,路上我溜到药店去买了大山楂丸,没出息啊!

     獐子岛一共由四个小岛组成,除了獐子岛以外还有大耗岛、小耗岛和褡裢岛。传说大耗岛上住着一个大耗子精,一个男子出海的时候遇到风浪被刮到了大耗岛,他在岛上做饭吃的时候,来了一个美女,美女说“大哥,你在包饺子啊,我来帮你吧。”可没想到美女一挥袖子就少一片饺子,再一挥又少一片,男子仔细一看发现美女的衣服下露出一条长长的尾巴,于是挥刀向后背砍去,受了伤的美女化成一陈烟跑掉了,最终男子在一个山洞口看到一只后背受伤已经死掉的大耗子。大耗子精死了,她的儿子跑到另一个岛上,就是小耗岛了。知道了名字的由来,到了大耗岛我就嚣张的叫喊着“耗子精回巢了啊”。整个獐子岛因为獐子岛渔业的上市而变得富裕起来,教育、社会福利和保障很多都是免费的。难怪这里的人称这片海域为海底银行呢!

     在獐子岛两天两夜的时间,天公作美,我们来的那天下着小雨,走的时候又是阴雨蒙蒙,而在岛上逗留的短短一整天的时间都有着温暖的阳光,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有了一些眷恋的情绪,坐在返回大连的“獐子岛号”客船上,让棒棒向小岛挥挥手说拜拜。走的时候才豁然看到在港口立着一个大牌子,海天一色的背景下是几个大字“心有帆海无界”,心中涌动着一份深深深深的感动。

 

——心有帆海无界—獐子岛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