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岛旅游网—有滨城特色的大连旅游网站!
大连海岛旅游网
当前位置: > 资讯> 长海县旅游资讯>
长海县广鹿岛仙女湖打造大连的风景保护区
时间:2012-02-27 09:06 来源:未知 作者:大连海岛旅游网 点击:

长海县广鹿岛仙女湖打造大连的风景保护区

   仙女湖宛如“海上天池”,如今不仅是广鹿岛的水源保护地,更是大连著名的风景保护区。
 仙女湖两岸游人络绎不绝。
 建于40年前的全石砌混凝土墙坝为广鹿岛围起的“水碗”,一端就是40年。(大连海岛旅游网供图)
 1960年2月,河南省林州市的悬崖边,人们以十年史诗般的历程修建了“红旗渠”,这条被誉为“人工天河”的水利工程堪称人类奇迹,震惊世界。12年后,在千里之遥的长海县广鹿岛上,海岛人历时2年,打造起海上“红旗渠”。时间推移四十载,当年老铁山水库的项目名称悄悄淡去,人们赋予它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仙女湖”。仙女湖宛如海上天池,一侧湖水微微,一侧海浪滔滔。对比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岛上主要依靠水井,广鹿乡其他几个村级岛甚至有村民靠接雨水度日。
 如今的老铁山水库,积雨面积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可达112.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66.66公顷,如今可满足7000多人生活、生产用水,1152户居民受益。传说 海岛清泉引来仙女下凡
 广鹿岛西南,群山伫立,两座山峰直插海岸,合抱一条百米长的山谷,蜿蜒探向大海,谷中一湾碧水清澈甘甜,这就是广鹿岛仙女湖。山中没有溪水,山下也不见泉眼,这池湖水仿佛凭空飞来。
 关于仙女湖,广鹿岛上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七仙女偷偷下凡行至广鹿岛时,看见这里湖水平静,四周繁花似锦,于是便跳入水中嬉戏。岛民铁三郎无意间看到七仙女,产生爱慕之情,最后与仙女成亲,不料这段天仙配却得不到上天许可,最终三郎与七仙女双双殉情。凄美的故事打动了无数游人的心,也为仙女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仙女湖的神奇之处确实留给大家太多想象空间,在远离大陆的海岛上,一池深不见底的湖泊隐身于老铁山山谷之中,莫非老铁山谷底与大陆联系紧密,陆地地下河经由山谷奔涌入海,最终在岛上形成这样一个景观?或者真的有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在广鹿岛上发生,这么大面积的淡水湖出现在仅有31.5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堪称自然界的奇迹,国内乃至世界各地也很少看到类似自然现象。
 仙女湖真的如此神秘吗?翻开广鹿岛乡志,回溯40年前,真实的仙女湖逐渐浮现在人们面前。其实仙女湖原本是一项水利工程,被广鹿岛人称为海岛“红旗渠”,修建耗时两年以上。岛上5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都曾参与过40年前的那场“战斗”。仙女湖记录了一个火热时代,也记载着海岛人的拼搏精神。过去 淡水匮乏岛民接雨水度日
 早在7000年前,广鹿岛便燃起人类的炊烟,数千年的地壳运动给广鹿岛留下了奇特的地质风貌,考古专家考证广鹿岛上曾经有多条河川。千年前岛上淡水资源极其丰富,野鹿成群、遍山稻谷……
 大约数十年前,岛上只剩4条地表淡水溪流,而老铁山山谷中一条不到半米深的小溪,就是仙女湖的雏形。“赶上雨季或春季雪水融化,溪水最多,但都顺着隘口淌到海边。 ”广鹿乡柳条村原党总支书记刘全昌说,冬天,山谷隘口结冰,但溪水从没干涸过。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岛上主要依靠水井,“吃水贵如油”是岛上多年流传的谚语。刘全昌记得,他小时候每天两三点钟就起床去村口的大井打水。
 63岁的王节航是原南台村人,全村8口井,赶上旱季,全村老少都盯着水井,“当年一亩玉米产量也就400多斤,吃饭都成问题。”王节航说,广鹿乡其他几个村级岛就更不用提,甚至有村民靠接雨水度日。记者翻阅乡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鹿岛耕地约940公顷,产值最高的年份也只有2000多吨粮食,最低时仅1100吨。修建 投入半年财政修海上“红旗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说出了这句名言。这句话也开启了一个兴修水利工程的时代。自上世纪60年代起,全国各地根据地区需要修建各类水利工程,其中最为世人熟悉的便是“红旗渠”。
 1960年2月,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开始兴修“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 10年奋战终于完成了这一惊人壮举,“引漳入林”工程也被人们誉为“红旗渠”。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全部开凿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竣工后,红旗渠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轰动,激发了国内各地兴修水利的热情。
 老铁山水库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当年决定修水库之前,乡里领导特地到红旗渠考察,回来之后拍板决定了。”刘全昌当年只有十六七岁,他记得修水库的事轰动全镇,乡里考虑许久最终选择在老铁山山谷建水库。“那会儿也没请什么水利专家,乡里好像就找了几位老师傅相看一下地形,然后就是测绘,全靠土办法,把整个山谷描绘出来了。”刘全昌现在仍觉得一切很不可思议,没有设计图纸、没有水利专家,全凭着人们的热情,竟然敢建水库,“要是测量偏了一毫米,这水库就塌了! ”
 如今,当年的决策人大半辞世,刘全昌记得当时总管工程的乡公社副社长孙万荣带着几名工程人员天天翻山越岭。“加上之后修水渠,这个工程大约投资100多万元,这个数目在当时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全是乡里自己拿钱,当时乡里全年财政收入也就300万左右,可见当年人们的魄力。 ”刘全昌说,最终水库竟真的建成投入使用了,海岛人的精神震惊了整个辽宁省。建成 耗时两年半建起“海上天池”
 王节航当年刚二十岁出头,1972年11月24日,他加入47人组成的第一批突击队奔赴老铁山山谷。“我们这批人先平整山谷。”王节航说,谷底全是几层楼高的水桐树,碗口粗细,树林密不透风。突击队砍伐了整整一冬,伐掉数万棵水桐树。
 大约1973年3月份,工程开始进入土木阶段,8月份正式开工。按计划,工程将在山谷10米多宽的出海口处挖出12米宽、10米深的地基,建起35米以上的大坝。“当初设计库区水深21米,没有泄洪装置。”刘全昌说,当时全乡老少都动员起来,每天24小时三班施工,男的挑石料,女的担水泥沙子,山谷的隘口都是靠人力挖凿的。每天山谷里都有五六百人在忙碌。“岛上没有石料,当时都从其他海岛炸石运来。”刘全昌记得水库所需的石头多是礁石,石质细密。石料只能运到谷口前的沙滩,因当时老铁山山北地势陡峭,只能靠人力搬运。“那大石头,一块三四百斤,4个成年人才能搬得动。 ”刘全昌说,抬进山就地打凿,每块石头砌起来严丝合缝,几乎插不进一根筷子。
 出工的村民都记工分,村民都在乡里食堂开火,高粱米饭、二米饭,辣椒炒茄子、萝卜丝,伙食都很简单。“我当年是作业班副班长,那时也年轻,一顿饭能吃3碗高粱米饭,睡一觉第二天接着干。 ”刘全昌说,因为石料难寻,工程时断时续,但村民们热情极高,只要石料运到就跑进山谷。
 1975年春,一座长45米、高32米,全石砌混凝土墙坝在老铁山谷口拔地而起。“建成那天很平静,没举行什么典礼,好像就在坝上放了一挂鞭,老百姓都没去。 ”刘全昌告诉记者,当时谷底还有些房屋,夏天一场暴雨,一夜之间,库区蓄水迅速上涨十多米,房子全部淹进湖底。“老天爷都在帮我们,一个夏天水库就蓄满了。 ” 现状 仙女湖解决全岛近1万人吃水
 老铁山水库,积雨面积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可达112.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66.66公顷,是长海县唯一的百万立方米小型水库,如今已成为广鹿岛水源保护地,兴建至今整整40年,如今仍发挥巨大作用,修建40年至今没有严重泄漏或损坏,堪称工程奇迹。
 水库历经多次维护,如今可满足7000多人生活、生产用水,1152户居民受益。乡志记载,1975年,当年全乡粮食总产量高达4535吨。时过40载,粮食已不再作为全县财政收入的主项,老铁山水库也增添人文色彩,广鹿人赋予水库更美丽的名字——仙女湖。
 仙女湖与外海仅一坝之隔,每逢天文大潮,外海波涛汹涌,湖内水静无波,成为自然与人工的美好结合。坝上面海山坡建有一座马祖庙(不同于南方妈祖,是广鹿特有信仰。)涨潮时,立于水门坝上,可于湖海之间一竿钓二鱼,腾身游湖海。
 40年生态保护,如今仙女湖湖水最深处已达32米,鱼虾成群,几年前,有人在湖内钓起60多斤重的红鲤。从水利工程到自然景观,广鹿岛把仙女湖打造成一个闻名大连的风景保护区。

——长海县广鹿岛仙女湖打造大连的风景保护区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责任编辑:大连海岛旅游网) 关键字: 仙女湖 长海县广鹿岛

相关信息

推广合作热线:0411-39622688 推广信息
  • 最新资讯
辽公网安备 21020202000115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经营许可证编号:辽B2-20210070
大连旅游电话:0411-39622688 39563588 39563788 海岛旅游游客QQ群:17915952 海岛旅游同业QQ群:64494266
本站相关热词:大连海岛旅游网 - 大连旅游网 -长海县旅游 - 海岛旅游 - 大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