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县中队,海岛守护神
几十年来,它无怨无悔地驻守在距我市152海里的大长山岛上;几十年来,它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未变的是践行当代军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脚步;它是我国武警部队内保部队中唯一一个驻边境海岛中队,被一代又一代的驻地人民亲切地誉为“海岛守护神”;它就是有着“黄海第一哨”之称的武警辽宁总队大连市支队长海县中队。
在这个远离陆地的岛屿上,该中队担负着长海县看守所的看守任务。自1949年组建以来,中队勇夺各类锦旗、奖牌238个,党支部2次被武警部队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中队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实现连续62年安全无事故。2011年又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成为全国武警部队6000多个中队里的“佼佼者”。
精兵锻造维稳处突尖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旅游、海滩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暴力犯罪、海上偷窃时有发生。该中队作为岛上唯一一支处突维稳力量,一切向提高履行使命的能力聚焦。
“职责比生命重,使命比天大”,中队官兵危难时刻冲锋在前,战斗在先,官兵们苦练精兵为的就是能一次次用行动践行“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庄严承诺。
一次,大连飞往长海县的客机失事。原中队长殷志军、指导员李景成带领20名战士,冒着机头随时可能爆炸的巨大危险,冲进出事地点,把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旅客一个个拉回来,最终使得2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获救。抢救伤员后,中队官兵们又直接赶往医院为伤患者献血。时任省、市主要领导为中队官兵送来锦旗,上书“展海岛卫士风采,保祖国门户平安”。
还有一次,两名歹徒携两支冲锋枪、子弹数百发逃窜到一渔民家,渔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晚12时,中队接到上级的出兵命令后,20名官兵迅速赶到事发地点。那晚,天特别黑,歹徒听到动静后,不停地向四周射击,一不小心,随时可能挨“冷枪”。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官兵个个临危不惧,经过48小时激战,一举擒获歹徒。
去年,驻地三官庙村突发山林大火,直接威胁到国家森林资源和周围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情况万分危急。接到县政府出兵命令,中队参战的24名官兵4次转战火场,连续作战8个小时,终于将大火扑灭。
近年来,由中队官兵及时发现和制止的犯人自杀、斗殴和脱逃事件就有70多起。中队配合公安机关执行海上综合治理和缉私行动20多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50多次,抓获违法犯罪分子160多人,收缴海产品100多吨、现金50多万元,参加抢险救灾任务36次。
鲜血铸就军民鱼水情谊
海岛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战略地位,决定了必须警民同守共建。中队官兵在长期的同守共建中,无数次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帮助百姓战胜“死神”、“火蛇”的搏击中,与海岛居民建立起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一次,8号台风从海上登陆。中队接到县公安局紧急通知:南码头20多只渔船受海浪和台风的冲击脱栓,请中队派兵救助。接到任务,中队15名官兵立即划着小船,顶着巨浪,与大海展开殊死搏击。最终,历时4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中队官兵终于将所有的渔船都成功拉到了岸边。
这些年来,凡在岛上工作过的武警官兵,为了海岛居民,没有一个没义务献过血的。官兵们用鲜血铸就的军民鱼水情,大海为证,海岛人更不会忘却。采访中,长山岛的老百姓说:“驻岛武警官兵喝下去的是海水,献给海岛人民的却是鲜血。战士们是用血挽救了海岛居民的命啊。”
中队里,有一面上书“海岛守护神”的锦旗,它无声的诠释着中队官兵与海岛居民的浓浓鱼水情。事情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正在哨卡上执勤的哨兵,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家海岛居民的房子着火了。十名战士立即赶赴该居民家中抢险救火。中队战士窦永赛回忆说,“等把火扑灭了,大家互相瞅瞅才发现,身上的衣服早已经被火烧烂了,几个战士也受了伤。但救了人,还为农户挽回了十多万元的财产损失,伤的值!”后来,失火农户用锦旗镌刻上了自己对中队官兵们永远的谢意。而这面写有“海岛守护神”的锦旗,也成为中队里珍藏的上百个来自海岛居民感谢锦旗中的一面。
为海岛人民种植树木10000棵,修建道路5000多米……中队官兵的亲民爱民行动,极大地巩固了警民关系。
传承海岛精神凝聚兵心
海岛上,平均每年寒流、暴雨、大风、大雾天气就多达140余天。 食用水不合标,岛上吃菜难,就医难,出行更难……提起海岛,不长期居住于此的人,鲜会了解这里生活的艰苦。关节炎、牛皮癣、类风湿成了海岛官兵的常见病。早些年,战士们睡在一个大通铺上。由于潮湿,夏天即使再闷热,战士们都不得不点上电褥子“蒸蒸”湿漉漉的被褥。但如此艰苦,中队成立60多年,没有一名干部闹离岛、闹转业,没有一名战士私自离队。来岛的官兵为什么能扎得住根?
这些真实的故事就是问题的答案——
第十任中队长赵长明,妻子准备回老家分娩,可赶上刮台风,一困就是20多天。妻子早产,由于岛上缺医少药,小孩降生不到48小时就离开了人世。为此,妻子整天以泪洗面,说:“你在岛上5年多了,求你离开这个鬼地方好不好。”面对妻子的抱怨和失去孩子的痛苦,赵长明忍着眼泪解释说:“海岛再苦,也得要有人守啊。”就这样,他一头扎在工作中又干了3年。
第十一任指导员王国涛,收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可正赶上大风警报,风大浪急根本就没有交通下岛。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他唯有来到海边,朝向父亲生前的方向长时间跪拜。但王国涛说:“国就是家,家就是岛,军人为国尽忠就是为家尽孝。”
现任指导员朴官哲,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解放日报记者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的来到武警部队最艰苦、最偏远、最闭塞的基层中队工作。面对艰苦的海岛环境和回首可及的繁华都市,面对家人和女友的诸多不理解,他说,中队的传承发展有我一份责任,每个战士都是我的好兄弟,我舍不得离开他们。
这些真实的“故事”是官兵用自身经历传承的“以岛为家、艰苦创业、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海岛精神的最好体现。正是这种精神,凝聚了兵心,让官兵们扎根海岛,引导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也使得这个集体成为黄海岸边历久弥新的常青树。
战士们都说,中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谁有困难大家都互相惦念,挂在心上。今年6月份,战士马军和李硕因腰间盘突出在武警大连分院住院期间,中队长张南每次出岛,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爱人一起带上煮好的饺子,去医院看望战士,令战士深受感动。也正是官兵之间这种纯洁的浓浓的爱,温润了兵心,凝聚了队魂。近几年,先后有十多名身患疾病的官兵主动放弃出岛机会,24名战士放弃调离的想法。
越是环境艰苦,越要想方设法创建暖人心、拴人心、聚人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为此,中队自主开办文化补习、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官兵参加函授、自考实现学历升级,并聘请地方教师为战士补习功课。近年来,中队先后有153人取得中专以上学历,42人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83%的官兵掌握了一门或多门专业技术,80多人退伍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支队党委更是投入大量财力抓中队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投入300余万元为中队扩建了营房,而中队官兵也自立更生,起五更、爬半夜,打响了“开山”战斗。官兵们连续奋战两个月,开石运渣4万多立方米,硬是在怪石嶙峋、杂草丛生的海岛上,建起了400平方米的训练场。以苦为乐的战士们还把自己编写的励志格言镌刻成牌,安插在营区各个角落,营造催人奋进、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中队里,每年新兵下队,开展的第一个活动是每人栽一棵“扎根树”。新军营里,那一排排粗细、高低各不相同的树木就是战士们种下的“扎根树”……
——长海县中队,海岛守护神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