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年前,贝丘人开始栖息于大连这片面朝大海的宝地,那时大连先民便已经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从海边滩涂捡拾贝类、从近岸浅海捕捞鱼类作为食物;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刻画出复杂的陶器纹饰,串联起一条条精美的珍珠项饰;他们甚至制作原始的舟楫横渡渤海海峡,开始最原始的“闯关东”,勾连起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的最初联系。
贝丘遗址厚度高达2米
以贝丘遗迹为代表的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便是大连地区原始先民最早食用海鲜、制作舟楫和产生审美意识的有力证明。所谓的贝丘遗址,就是在史前文化人类居住过的地方,出土了大量人类食余后所抛弃的贝壳和各种蚌类的堆积。
有的贝丘遗址的厚度可达1-2米左右,有的贝丘遗址的文化层堆积中往往夹杂着许多人们使用过的各种陶器残片,以及残断的石斧、石锛、石凿、石刀和具有辽东半岛特色的彩陶。贝丘遗迹里除了贝类,还常常埋葬有陶器、骨器、石器等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用具。其遗址的性质,一种是人们食用后所放弃的垃圾堆放物,另一种则是利用这些垃圾堆放物,充当墓葬的防潮和防腐层。辽东半岛的贝丘遗址一般分布在临海较近的十余米高的岸基岩石或山头上,当然也不排除距离海岸较远的山冈上。
人们之所以能在沿海生活长达数千年之久以采拾贝类为生,主要是因为浅海滩涂贝类资源极为丰富,同时采拾贝类并不需要特殊的工具,也不会耗费较大的体力,徒手即可进行,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各种贝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以采拾贝类成为原始先民当时最适合的一种生产活动。
海平面上涨,贝丘人远离海边
根据目前掌握的辽东半岛贝丘遗址分布的海拔高度上分析,距今6000~7000年之间的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较高,几乎多与海岸线隔有一段距离。距今4000~5000年的遗址则主要分布在距海岸线较近的平地和坨子上。距今3000~4000年的遗址则分布在台地和山丘顶端。比如大连市的小磨盘山贝丘遗址,位于黑石礁凌水桥的西北,距离海岸约1公里。这是一座孤立的山头,其西北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东南则是一条峡谷。峡谷中有一条随季节变化的山溪性河流,并直接入海。
史前人类居住高度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贝丘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根据地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换着生存空间的位置。这种贝丘文化遗址的高度变化,无疑是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大约在6000年前后,由于气候继续变暖,造成冰川溶解,海平面上升,海水开始侵入陆地。
大连市附近的海岸则多为山地与基岩海岸,海水侵入范围有限,因此贝丘遗址距离海岸较近。大约在距今4000年以后,海水开始后退,而到距今3000年时海平面则在现代的海平面上下小幅度波动。
贝丘人已经会用网打鱼
7000年前的大连地区,自然环境与现在有着很大的区别,气候比现在要温热湿润,雨量也较充沛,适合鹿、獐等中小型动物在此生活,这也为先民提供了食物来源。贝丘遗迹中大量出现的狍、马、牛、熊、虎、鹿、獐、猪等人为食用过的动物骸骨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燃起大连地区第一缕人类炊烟的小珠山先民们又向海洋进发,渔业和滩涂成为那时人们获取食物的又一个重要来源,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长海县广鹿岛的小珠山遗址,是大连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迹中最为重要的一处。小珠山海拔仅20余米,俗称“土珠子”,山下有一条小河。1978年,辽宁省和时旅大市考古工作者进行了一次发掘,首次发现了小珠山下、中、上三层文化相互叠压的地层关系,分别命名为小珠山一、二、三期文化。从小珠山贝丘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牡蛎、蛤子、蚬子、海螺等贝壳,这说明,大连地区的原始先民最初的渔业生产是要早于农业生产的,先民早就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向大海索取衣食资源。他们在沿海滩涂采集藻、贝和鱼虾,日积月累就形成了贝丘堆积。在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制和陶制的网坠,并发现了长约8厘米的高等鱼类的鳍刺和鲟鱼骨,这也表明小珠山先民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捕捞技能。
到了小珠山二期文化时,渔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在位于今天旅顺口区铁山街道的郭家村贝丘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箭镞,这些镞可以用来箭射兽类,也可以用于射鱼。此外,还出土了编织渔网的工具——网梭。它的制作方法是将动物肢骨劈开,一端磨尖,一端作柄,柄中凿有圆孔,以网梭出现而产生的捕鱼网具使捕鱼手段得到明显提高。镞和网梭的大量发现,都表明当时渔猎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如今,行走于大连的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店铺摊肆前一定少不了海鲜这一味重头菜肴,有着7000年食用海鲜历史的大连人,直到今天依旧未改对大海的那份深深眷恋之情。
贝丘人用骨、石等做颈饰
大连人富于浪漫和文明,对美有着独特的追求。这种对美的追求,早在7000年前的贝丘人身上便有所体现。
那时,在学会烧制陶器之后,贝丘人对陶器的纹饰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陶片上常刻有编织弧线纹、席纹、斜线三角纹、人字纹、网纹、横线、斜线以及由上述几种纹饰组成的复合纹饰。到了小珠山二期文化时,除了精美的刻划纹,还出现了彩陶,不仅有红地黑彩,还有红地红彩。彩陶作为一种风格独具、色彩鲜艳和图案别致的生活用具,又可视为工艺品,其工艺技术是十分精湛。曾有学者指出,贝丘遗迹中出土的彩陶,堪称大连地区最早的绘画作品。
大连地区的贝丘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和玉器。这些器物中的文化特征:表现出做工细腻、精巧,贝丘人似乎对艺术和美感的追求情有独钟,经他们加工的陶人和各种动物陶塑以及滑石雕刻,具有生动活泼的感染力。辽东半岛有着充足的水源和足够的阳光普照,这是诞生原始文化和艺术的最基本条件。贝丘人在生活中长期以来与海洋打交道,或许就是从海产品的千奇百态、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中受到了美的启迪。于是,贝丘文化的人们懂得了如何模仿海洋生物以及各种贝类的外壳纹饰,并将他们最喜欢、最深刻、最感人、最动情的纹饰描绘在陶器上,以作为自己的生活当中“美”的观赏物来加以呵护。
陶塑业也是伴随制陶业产生的一门用于满足先民们对美追求的制作行业。陶塑业的精美器物主要体现在出土的陶猪塑造上。在郭家村遗址出土过一只陶猪,这只小陶猪带有较多的原始性,塑造的手法也显得粗拙,前端刻一缺口为嘴,后端捏一扁平向下弯曲的短尾,仅见两条锥状腿。而在今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遗址出土的另一只陶猪,其塑造艺术已经成熟不少,陶猪塑有吻部,两眼上有立耳,臀部浑圆。这两只陶猪是先民们模仿猪的形象,结合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可以说形神兼备且憨态可掬。
此外,在小珠山遗址中普遍发现有装饰艺术品,其材质有骨、玉、石、牙、贝、陶等,头饰、颈饰、腕饰种类齐全。郭家村遗址出土的直径1厘米的蚌珠,是先民们戴在颈上的项饰,在其他贝丘遗址中还普遍发现了用作腕饰的石环、陶环,这相当于我们今日的手镯。装饰物品的大量出现,反映了贝丘人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7000年前就乘陶塑舟“闯关东”
今天居住在大连这座城市的很多人是因为祖辈的“闯关东”才在此落脚的,闯关东精神也体现了大连开拓进取的城市精神,而在贝丘遗迹中所发现的陶器上,有着7000年前的先民就已远渡重洋的重要证据。
在吴家村遗址和郭家村遗址中出土过两件相类似的陶塑舟行器,据考古工作者的推断,这种陶塑舟行器是当时先民所制作的舟楫的缩小版,它说明先民们已经将目光从陆路扩展到了海洋。此外,从大连地区贝丘遗址中出土的具有典型山东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特征的蛋壳黑陶,以及在山东半岛地区发现的大量产自辽东半岛的岫岩玉,也说明辽东半岛文化与山东半岛文化之间有着联系,两种文化有着相互影响。
此外,大连地区的贝丘文化遗址,还具有山东龙山文化的特点,其中磨光黑陶为典型特征,说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贝丘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并有连绵不断的长岛陆桥相连,天然形成了两地的交流的锁链。据考古工作者分析,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两地先民可以以两个半岛之间的庙岛群岛作为桥梁,从蓬莱经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直达辽东半岛的老铁山,群岛中每两岛之间距离最多不过10多公里,原始先民们完全可以凭着一叶扁舟往来于各岛之间。先民们远渡山东半岛,不仅体现了他们征服海洋的勇敢精神,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显示了两个半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长海县广鹿岛,大连新石器时代贝丘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