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鸟都’的鸟儿面临"无家可归"的尴尬
“最近一两年,大连作为‘北方鸟都’的成色正在降低,一些珍稀涉禽数量在减少,主要原因就是湿地遭到破坏,部分野生鸟类生存环境恶化。”市野保协会副秘书长谷国强表示,湿地和鸟儿共存共荣,它们是大连和谐生态的两个支点。
环境得天独厚,大连成“北方鸟都”,如今,大连是享誉国内外的“北方鸟都”,其不仅是目前国内发现鸟儿种类最多的城市,还是东北亚最大的候鸟迁徙栈道,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大约250多种候鸟经大连往南北迁徙。“大连三面环海,市区林木茂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60余种留鸟提供了舒适的家园,再加上二三百种候鸟,使其发现并记录在册的鸟类数量位居国内各城市首位。其中仅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就达30多种,比如,栖息在金州地区的白尾海雕,瓦房店复州河入海口附近的灰鹤、白头鹤、东方白鹳,庄河海王九岛的黑脸琵鹭等。”说起大连市的珍稀野生鸟类,谷国强如数家珍。
除了水禽之外,大连地区还有种类繁多的林鸟。据护鸟志愿者介绍,不用走出大连市区,我们就可以见到北方地区80%以上的林鸟,其中包含许多珍稀鸟类,比如紫翅椋鸟,它本来分布在新疆等大西北地区,但却在大连出现。此外,大连还是国内鸟类观察研究条件最好的城市。在大连虎滩乐园,站在栈桥上就可以看到凤头鸊鷉、小鸊鷉、红胸秋沙鸭、绿头鸭、罗纹鸭等近十种水禽。而国内其他城市相关人员要进行相似鸟类研究,通常要劳车涉远,去几百公里的郊外拍摄观察。
离去的鸬鹚与虎头海雕,“大连能够成为‘鸟都’,与数量较多的湿地资源是分不开的。如果大连湿地进一步破坏,有更多的湿地消失,那么,大连的鸟类将减少1/3。”谷国强说,野生鸟类主要分为猛禽、水禽和林禽,而一旦湿地消失,数量巨大的水禽将逐步迁走,而林禽和猛禽的数量也会有所减少。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护鸟志愿者随即用真实例子证实了上述预测。“以前,旅顺地区有一个柏岚子湿地,现在已经消失了。那里曾经是鸬鹚在大连地区的落脚地,该处湿地遭破坏消失后,鸬鹚从此在大连消失了;泉水湿地甜水套入海口附近芦苇丛曾是野生鸟类的孵化地,最近几年,芦苇丛被破坏,许多野生鸟类失去了孵化地而被迫迁移,该湿地鸟类数量也因此锐减了一半以上;此外,金州西海龙王庙附近海滩曾是国内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虎头海雕的冬季栖息地,但随着填海造地,在成片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虎头海雕也永远离开了大连,甚至离开了中国,远渡重洋去了日本。”在列举这些实例时,谷国强表情凝重。
野生鸟类与湿地共存共荣,大连市野保站站长宋泽民介绍,湿地和野生鸟类是相互依存的,湿地的环境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特点使其成为野生鸟类的觅食地、栖息地和孵化地;而反过来,野生鸟儿又有利于湿地的生态平衡,具体来说,如果湿地上没有野生鸟类,一些湿地生物比如海藻等就会疯长直至失控,从而导致湿地水质恶化,湿地环境遭到破坏。
“在泉水湿地,翘鼻麻鸭、绿头鸭以及斑嘴鸭等都喜欢吃大叶藻,而大叶藻是一种生长很快的水生植物,如果没有那些野生鸟类,泉水湿地的大叶藻将会肆意生长蔓延,并最终对湿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宋泽民举例阐述说。
“另外,对于候鸟来说,其迁徙线路往往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形成的,一旦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湿地遭到破坏,它们将无法在途中正常休息、觅食,这种改变对鸟类来说是很难适应,甚至会由此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一个物种的濒危甚至灭绝。反之,如果失去了那些野生鸟类,湿地的功能和作用也随之减小了。”大连野保协会副秘书长谷国强表示。
_‘北方鸟都’的鸟儿面临"无家可归"的尴尬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