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首次环球航行即将起航
带着期待上路的同学们,也许最终最大的期待却恰恰在期待之外
这样的讨论在同学们之间是常有的事儿
潘国锋将带着老师给的手提GPS定位仪上路
7月11日,毕淑敏(右四)为即将远航的中国海洋大学师生送行
近140年前,环游地球还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幻想。
3年前,中国作家毕淑敏登上日本和平之船邮轮,成为该船首批环球航行的中国公民之一。
今年7月19日,6名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即将在1名老师的带领下踏上和平之船,开始长达101天、游历22个国家的环球航行之旅,这将是中国高校师生首次环航世界。和平之船成立的历史背景、独特的文化理念,让这次航行有别于单纯的环球旅行,具有了解海洋、文化交流、和平使命等特殊的意义。
大连日报作为独家合作媒体,将全程追踪报道同学们环球航行的历程,海洋的奥妙、文化的碰撞,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传奇都将借助他们的眼睛和文字与本报读者一起分享。
就在7月11日中国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起航日这天,中国海洋大学和活动赞助方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为师生们举行了欢送仪式。
一个人、一种热望 开启中国年轻人的生命之航
数百日前的北京,时针指向深夜11时,毕淑敏才刚刚结束和中国旅行社的王莹、和平之船船长吉冈达也有关何时中国学生才能开始环球之旅的讨论。走在北京寂静的街道上,茫然而疲累的感觉笼罩着毕淑敏,一个计划还没开始就让自己如此身心疲惫,这是她少有的体验。
巨大的工作量虽然让毕淑敏望而生畏,心中涌动的热切希望却令她没有退却。正是3年前那次环球航行,对毕淑敏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的强烈冲击和影响,让她产生了通过环球航行,开启中国年轻人看世界的生命之航的想法。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驻校作家,毕淑敏的这个倡议得到了校方的支持,而早在2009年就与中国海洋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决定出资赞助船票,日本船方则给出了优惠票价。
因为这次航行的特殊性,因而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写作能力都被考虑在内,甚至还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在5月确定来自6个不同学院和专业的4名女生、2名男生最终入选后,就是繁琐的办签证过程。在墨西哥大使馆突然通知需要面签之时,又是毕淑敏,联系了外交部部长最终让学生们顺利拿到了签证。前两天毕淑敏又和儿子芦淼来到中国海洋大学,给学生们突击作讲座。
送行仪式这天,两个学生一看到毕淑敏,亲和而放松的笑容瞬间在她们的脸颊上绽放,接下来便是两个大大的拥抱。你能感受到同学们和毕淑敏之间发自内心的温暖和贴近。
练体力、储知识 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送行仪式后的会议室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放着个地球仪。等待会议开始的同学们兴奋地凑到跟前寻看即将踏上的征程,不过一分钟之内,他们的指尖便划过了四大洲、三大洋,然而几天后,真正等待他们的将是长达101天,从越南到埃及、意大利,直至芬兰、哥伦比亚、墨西哥的漫长旅程,途中除了传奇、浪漫的期待,还会如毕淑敏叮嘱他们的那样“做好吃苦的准备”。
于是,同学们常在21时30分晚自习结束后到操场跑步,这是体力的锻炼。更多的还是知识的储备和心理的准备。6个学生曾经挤在图书馆的储物间讨论,宿舍里日语书、礼仪书更是一本都不能少。
作为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潘国锋临行前接到了老师的一项特别任务。老师给了他一个手提GPS定位仪,让他每到一个港口观察码头走向、建筑布局、护岸工程等。全程要经过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2个国家的23个港口,这样的记录和比对会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高晴因为时间太紧张了,找了很多书却来不及一一细读,于是就看关于到港国家的电影、海洋纪录片等,这样带着感觉上路也不错。
因为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因而胡静一打算采访各个国家游客上船的目的和对海洋的看法,并用DV记录下来。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大连獐子岛渔业的海珍品、反映这个上市公司的发展史和海洋牧场建设主题的日文版影视资料片和同学们准备的中国结等,这些将是送给外国朋友的小礼物。
寻交流、证历史 一所流动的地球大学
和平之船不是单纯的观光邮轮,而是一个以船为载体的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已纳入联合国NGO体系,因而有着不同于其他邮轮的路线设计。当然到埃及必然要参观金字塔,但是这样的观光名胜只是和平之船的三种路线之一。日本船方代表野平晋作介绍,和平之船设计了和当地人交流的环节,包括足球比赛、家庭访问等,甚至会住在当地百姓家里。和其历史一脉相承的则是验证,也就是会去战争发生地,寻看战争印记,并且听幸存者讲述当年的历史真相。
这次和平之船就会去约旦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听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年轻人讲述他们各自了解的战争和历史。
船行至地中海,会有德国图灵根大学学生登船,与中、日年轻人交流对20世纪战争的了解和认识。这让原本以为自己的专业德语无用武之地的胡静一马上兴奋起来。
每次上陆地之前的几天,船方会开办讲座介绍相关国家的历史与现实,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讲座。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新能源的使用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这次航行中,便会有学者就如何利用自然的、可再生的能源和一些国家的能源使用现状做讲座。还会有50名来自福岛的孩子参加从越南到斯里兰卡的航程,船方希望能帮助他们从核泄漏的阴影中走出来。
游客也可以自己设定题目、召集听众办讲座,也就是自主企划。野平晋作说,曾经有游客甚至做过关于美容化妆的自主企划,教怎样刮胡须。所以这样的自主企划包容性很强,并非刻板的、需正襟危坐的报告,重要的是要有兴趣点。6个同学就计划作一个关于汉字的自主企划。
这些安排无不体现着和平之船传播和平、环保和绿色的志愿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海洋、了解世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提供一个观察世界、增进了解、解决现实和未来问题的平台。因而,和平之船正如毕淑敏所说的“是一所以地球为校园的大学”。
看世界、思自己
最大期待在期待之外
学生们即将踏上的第74期和平之船总吨位约39000吨、长约250米,差不多是毕淑敏所乘船的两倍,乘客将有850人。毕淑敏希望这次环航之旅能帮助同学们了解世界、体验海洋、热爱和平、珍惜地球宝贵的资源。獐子岛渔业代表希望同学们放飞心灵、自由表达,让信念和才华在旅途中绽放,洞悉海洋的瑰丽与神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行不仅浪漫无限,也悬念丛生。
如日本船方代表野平晋作所说,很多原本在陆地上对好多事情漠不关心的游客,在船上发现了新的兴趣点和方向。带着期待上路的学生们,也许最终最大的期待却恰恰在期待之外。
野平晋作认为,世界是一面镜子,看世界也是看自己,看中国的现状,看世界之中的中国,看自己今后所要走的路,反思、探索自己的事情,这是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所在。中、日两国年轻人同在一条船上,在大视角下反思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海洋是一所大学,教会我们生命的感悟。”“海洋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把你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表浅认识,都颠簸着飞扬起来,发生碰撞和杂糅。”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一书中这样书写自己环球航行后的体验。即将远航的6名同学,又将和海洋碰撞出怎样的浪花与我们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