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需加强综合竞争力
青岛的旅游产业不能总是吃“山、海、城”老本了,今年政协会上,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中,超过30件提案涉旅游产业,把脉青岛旅游产业,不少委员提案认为,青岛旅游在产业结构和产品开发上,还相对缺乏综合竞争力,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旅游市场仍然以自然观光游为主,而经济附加值更高的度假休闲游、节庆商务游以及文化游开发的力度不够。
市政协委员于萍、姜志荣建议,青岛的城市在国内外一些地方是很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但是城市的风貌保护以及城市资源的开发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如何能保证青岛城市的独特性、如何使得城市文化遗产得到开发和利用是下一步应该考虑的重要工作。因此,如果不加紧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具有独特性的旅游资源,恐怕青岛的后续旅游客源将会下降。比如:现在市政府正在加强对旧城的保护力度,可是仅仅保护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学习“丽江古城”的做法,加大对欧式建筑的旅游开发,形成新的旅游线路,如果开发得当,这将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结合青岛山海城资源,主导休闲度假游。
而在文化游上,青岛更是资源丰富,除了人们熟知的欧式建筑资源外,青岛也有古文化遗址资源优势。青岛历史文化悠久,远远超出城市建制的百年历史,古文化遗址积淀深厚。如天柱山摩崖石刻、六曲山墓群、齐长城遗址、三里河遗址、城子遗址、琅琊台遗址、赵家庄遗址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其中多处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天柱山魏碑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在我国书法历史发展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吸引历代文人墨客“朝圣”,近现代康有为、刘海粟等名家极为推崇。 旅游现状 很多人来青只是为看海
民进青岛市委向大会提交了一份 《关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高青岛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建议案》,提案对青岛目前旅游业进行了相关调查。近年来,青岛市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08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占全市GDP的9.6%。2009年,青岛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89.1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市GDP的10.1%。预计2010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将达130万人次,同比将增长14%;旅游总收入将突破580亿元,同比将增长18%。
青岛市目前的旅游产品主要是观光游和海上游。调查显示,游客来青旅游的目的选择游览观光占51%,其中92%的游客在青岛旅游活动选择了 “看海”,50%的游客选择“看崂山”,64%的游客选择 “看市内风光”。可见“山、海、城”仍然是目前青岛的主打旅游产品所在。除此之外,休闲度假游占27.6%,节庆商务游、体育游、文化游等,所占比重更小,特别是宗教文化旅游比例不到2%。
市政协委员于萍、姜志荣共同提案也认为,青岛旅游的发展主题不够明确。现在问客人到青岛来看什么,客人一般回答就是看海。海是青岛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海、山、城以及其它的一些资源应该得到配套综合的开发。 相关提案 让滨海大道成旅游金道 市政协委员认为海陆旅游资源应实行一体化管理运营
今年政协会上,市政协委员逄奉辉提出,我市可以对沿海滨大道一线海陆旅游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运营,使之成为真正的“旅游金道”。
他认为随着隧道的建成并临近通车,滨海大道贯穿东西海岸,根据他的观察和体会,目前这一线的旅游资源及配套设施的占有、管理、运营、开发存在条块分割、区市与相关企业各自为战、利益独享,不能形成统一运筹、取得全市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他提出,沿海滨大道自青岛及以东各海滩、海域、诸岛至黄岛金、银沙滩、唐岛湾、胶南那鲁湾、琅琊台、董家港及相应海域、薛家岛、竹岔岛、凤凰岛、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等海上资源,以及自奥帆基地、青岛港、黄岛港、董家港,崂山、小珠山、大珠山诸景区,太平宫、上清宫、太清宫等道观、湛山寺、菩提寺、石门寺等道、佛文化等陆上诸多旅游资源管理上应打破条块分割、旅游企业各自为战的旧有格局与管理体制,将之纳入全市“一盘棋”之中,进行一体规划、管理、开发和运营,形成由点连线、由线及面、面面相纵交叠的立体化管理、运营格局。
——青岛旅游需加强综合竞争力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