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石怪、水清、峰秀的东北小黄山
清凉山在岫岩的汤沟镇,离岫岩县城60公里,距大连340公里,是国家A级风景区,省自然保护区。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
没有千山的闻名遐迩,没有药山的物产渊博,清凉山,一直养在深闺。直到这个秋天,枫叶红了的季节,被我们“路在脚下”的群驴发掘。
清凉山,如其名,门庭冷落,虽然新修了大门,依然荒凉,没有游人。然而进入景区的刹那,所有的荒凉、疲惫、不适便通通被舒爽取代,从身到心,从眼到鼻,内心深处一种柔柔的情愫蔓延。清凉山,真好。
清凉山分为头道沟、二道沟、帽盔山、石湖瀑布和岱王庙五大景区,大小上千座山峰,更有清凉山六绝——“气候多清凉”、“松生岩石间”、“巨石多像形”、“无霜枫自红”、“高山有湿地”、“丹谷飞瀑布”,要看遍这五景六绝,岂非一朝一暮所及。群里的头驴“北纬38度”就曾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星期。我们26人的大部队,行程只有一天,于是“北纬38度”便带领我们,选择头道沟登顶。头道沟,又称白云谷,是清凉山最重要的景区,景点众多,不可不游:
“卧象石”——从大门进来,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走,不一会儿便见一块巨石横卧道间。经“北纬38度”解说,果然很像是一头卧着的大象,象鼻子、象眼睛,有模有样,很是神奇。
“一帆风顺”——沿途在路左边的一处崖壁,从远处看,很像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拨开攀爬的树藤,清晰地看到“一帆风顺”四个字。我们都以为是谁刻上去的,经解说才知道是由石壁上的花纹天然形成的。据说谁用手摸一摸这四个字,就可以万事如意,诸事遂心。于是我特意去洗了洗手,摸了好几次,代自己也代家人。
“葬马石”——游完景区返回大门处,我们去看的最后一个景观。流传千古的“拦马墙”,在新修的大门往南200米左右。许多自然巨石垒成的一道石墙,跨过一条小河,河边有一块巨石,就是远近闻名的“葬马石”。这个巨石是被劈开的,中间有一匹奔驰的骏马栩栩如生。传说是,唐朝将军薛礼,其爱马因内疚而撞向山中的一块巨石,葬身于巨石之中,因此得名。
“白云观”——建在半山腰的建筑。房子很简朴,里面有一道士从玻璃窗里向外看我们。那一瞬,他的眼睛,让我想起了希望工程的那个女孩子的大眼睛。
“观音阁”——头道沟最美的地方。就是一座宏伟的观音像,建在高高的山顶上。从白云观仰望,观音身上披的红披风随风飘摆,远远望去就像观音在空中飞舞。登上观音阁,头道沟全景尽收眼底。远远的,有两个“无根石”矗立在山峰间,遥遥相对,被人们称为“将军石”,它们就像是两位把守山门的将军,永远站在那里忠于职守。向南望,一片苍茫葱郁间,可以隐约看到洒脱的奇松、突兀的怪石和嶙峋的奇崖,在飞云流瀑间时隐时现;向西看,那里山势陡峭,石骨玲珑,异峰突起,石笋插天,奇松挺拔,疏影横斜;向北望,依次可以看到一对靠头并肩的“情侣石”、庄严虔诚的“石坐佛”、惟妙惟肖的“石鸽”、伸出脖子爬行的“石龟”。从这里看到的清凉山,兼具黄山之美、泰山之伟、华山之险、峨眉之秀。所以称清凉山为“东北小黄山”,一点不过。
意犹未尽,帽盔山、石湖瀑布、岱王庙、高山湿地……只希望还有下一次。不过虽然留下了小小的遗憾,但更多留下的是美好的记忆。这一次,美女“太阳雨”是总设计师,在她美丽的故乡岫岩,给了我们最无微不至的关照。三个摄影师“196”、“老马”、“香格里拉”,一个摄像师“雨荷”,他们扛着大炮跑前忙后的身影一致被评为是最性感动人的风景。六台车的司机,“太阳雨”、“春雨”、“海星”、“196”、“老马”、“风铃加1”,是他们一路的艰辛,才让清凉山由深闺走向我们的怀抱。我想这一次的清凉山之行,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北纬38度”和“金刚石”的90度绝壁徒手攀岩,当“金刚石”灰头土脸像从地缝里冒出来时,我知道这一次绝对不轻松。
最美的记忆永远都不是预料中的,一贯喜欢穿越BT(变态)道的“春雨”,这把又领我们BT了一次,虽然艰险,辛苦异常,大家却直呼过瘾,因为在BT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地走进了清凉山,更真地感受到了东北小黄山的魅力。
——清凉山,石怪、水清、峰秀的东北小黄山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