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大连的张家界旅游。张家界最富有的是石头,最好看的也是石头。到张家界看风景,看的其实是满山的奇峰怪石。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守着这满山遍野的“宝贝”,日子过得却十分清苦。
山门洞开,游客如潮水涌来。准备不足的张家界,惊喜之余,也有些慌乱。他们忙着办旅馆,开餐馆,有些行业甚至出现了宰客现象。到头来,钱没赚几个,却荒了自家的良田。
面对窘境,张家界人在思考,在行动。他们不仅要满山的石头唱起歌,还要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把山里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在武陵源核心景区的青山绿水间,赫然矗立着一座“中国大鲵之乡”巨幅牌匾。在这里,游客不仅有机会一睹大鲵这一国宝,还能购买各类娃娃鱼产品。
将大鲵这一国宝请出溶洞的,是享有“娃娃鱼之父”美誉的桑植县村民王国兴。25年来,王国兴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潜心研究大鲵,使大鲵养殖成活率高达99.2%,最终获得了大鲵人工繁育发明专利,并填补了世界空白。
在对大鲵进行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王国兴利用这一珍稀资源,研究生产出了大鲵蛋白多肽粉、软骨粉、油软胶囊、美白抗衰护肤品等高科技产品。
在王国兴的带动下,张家界吸引省内外投资近5亿元,建成大鲵仿生态繁殖基地29处,年产大鲵幼苗10多万尾。2010年底,“张家界大鲵”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我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张家界拥有大鲵经营企业26家,驯养户300多户。大鲵这一特殊资源,逐渐发展成张家界一大产业。
近年来,随着旅游的转型升级,张家界名特优新水果、花卉苗木、茶叶、油茶、五倍子等高效产业和葛根粉、山野菜、茅岩莓茶等林木土特产加工业茁壮成长,带动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加速转型。5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净增140多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0.5%。
如今,土家织锦、茅岩莓茶、张家界砂石画等特产,不仅成为游客首选的纪念品,也成了张家界的支柱产业。
在张家界市市长赵小明看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正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张家界必然崛起的科学路径。
——张家界的支柱产业——土家织锦、茅岩莓茶、张家界砂石画